换妻

您的位置: 换妻 >> 换妻新闻 >> 正文
您的位置: 换妻 >> 换妻新闻 >> 正文

黎四奇:“认识你自己”是人生中至高无上的课题——换妻-换妻俱乐部视频 2025级研究生迎新大会院长致辞

时间:2025-09-12 浏览量:

认识你自己



“认识你自己”是人生中至高无上的课题。 人生如逆旅,你我皆行人。人生就是一场旅行。对于大家来说,大学也只不过是大家人生中一个新的风景点。虽然作为学子和游客似乎存在本质上的不同,但是正所谓道不远人,远人非道。学子和游客都具有到此一游的共性,但是除此之外,作为学子,不能只是为了大学而大学,我们还应认真地从灵魂深处问一下自己,即我们为什么而来到了大学。这似乎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,因为在世俗的成功学中,求学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将来有一个更好的去处,如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,能挣更多的钱,能有经济基础买个大房子等等。对于有用的物质性的欲求,本无可厚非,但我想说的是,来大学求学,除了追求世俗的东西外,我们应有一个更高远的目标,那就是觉醒,找到自己,认识你自己并成为你自己。

一、你认识你自己吗?



你认识你自己吗?可能有人会反问,我难道连自己都不认识吗?千万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,你认识你自己。对于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来说,我们是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,因为认识你自己不仅是一种能力,更是一种智慧。虽然大学是一个传道授业的专业场所,但是我们要知道,知识并非智慧,经纶满腹并不一定意味着聪慧与此生幸福,因为知识关乎规律,而智慧关乎人生,真正的知识源自心灵,而并非源于自别人的传授。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,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。一个人要真正地认知自己,必须先有“识”,后有“认”,才能找到你“自己”。 一个没有“识”和“认”的人是不可能找到自己的,他/她只是存在着,至于他/她是谁、从哪里来、又到哪里去及可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等都是不自知的,或者说得更残忍些,他/她只是为了存在而存在。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,已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,人工智能已从符号主义、链接主义升级到智慧性的行为主义,它正在一步步地比人更像人,比人更经济、更高效,如它不用吃饭睡觉(只有要电就可以)、复制与零件更换可以让它永生不死(实现了人类永生不死的梦想)、知识传播与学习效率碾压人类。智慧人工智能下,我们人还能是自己吗?我们还能主宰自己吗?如果我们已开始不太是自己,我们反成了智能机器人的“奴隶”,那么又该如何定义、认识你自己及自己和智能机器人之间如何和平共处?这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、挑战与风险。 能认识你自己是智慧,是美德,是幸福,它能解决困惑、人生定向与获取勇气与力量,而这也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。我思故我在。思考是获取“识”的必经途径,我们必须通过思考来知道我是谁。有“识”才有自己,无“识”则存在又不存在。有识,才有德。无知无德。无知的人是没有资格行善的,因为善良如果缺乏智慧,可能就是假善良之名,而行罪恶之事。认识你自己,你就会发现,一个人的尊严、价值、幸福与财富、社会地位等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。你就会坚定地欣赏自己的独一无二,勇敢地正视自己的缺憾。你就会有正确的人生观,就能正确地看待财富,能真正地认识到:我们应将财富当作可以适当利用的东西,而不是将它当作可以夸耀或欲壑难填的东西。至于贫穷,我们谁也没有必要以承认自己的贫穷为耻,因为真正的耻辱是不择手段地以避免贫穷。 能认识自己是对生命最大的赋能与馈赠,认识自己是人之为人的毕生课题。人是被抛入世界的。为了活得体面,我们注定要求名求利,但这并不是人生的全部。我想当一个人在走向终点的弥留之际,他/她所眷恋的肯定不是他/她这一生所获得的荣誉证书、奖杯、票子、房子与车子,而应该是,如果我还能健康地活着,那该多好。为了自己、家人与社会,我们要做“牛马”,但是也必须认识到:我们拼搏一生,并不能带走一草一木与一砖一瓦。该在的则在,不该在则不在,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流水的“筵席”。因此,为了不枉此生,人应认识自己。实质上,我们所有智慧和理解力的根源都被包含在这句话中:人,认识你自己。人生最重要的使命是向自我奔赴。人应要先有自我,才无枷锁。人这一生,能看到别人的脸,但是看不到自己的脸。当照镜子时,我们会认为镜子里面的人就是自己,那个图像真的是你吗?这是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式吗?      

二、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自己?



我们为什么要认识你自己?人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,因为除了活着,我们还应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而活着。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独立的灵魂,我们活着是为了成为别人,还是成为自己?生活中,有许多人比你有钱、有社会地位,比你运气好,或者说,在世俗的评价中,他们是成功者与人生赢家,这令人羡慕,那么我们的生活目标是否是成为“他/她”,且和他/她一样光鲜亮丽呢?我们来求学的目的就是要认识你自己,就是要转知成智,就是要真正地开悟与觉醒。认识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与重塑的过程。实际上,我们终其一生,不过是为了摆脱他/她人的期待和对他人的模仿。羡慕与模仿是一种人格否定,并不会让自己成为自己,而可能是到了最后我们既变不成了别人,也找不回自己。人,应学会接受别人,同时也接受自己,允许自己做自己、别人做别人,不仅是一种清醒,同时更是一种善良。 除了追求锦衣玉食,我们来到大学就是要读书要好好地读书,因为学习能让我们明白:只有人格独立,灵魂才会自由。只有深度认可自己,我们才会温柔地对待自己,才会珍惜这难得的生命。诚如王尔德所言:爱自己,是一生浪漫的开始。认识自己就会明白下面这个道理:你不需要别人来定义,你自己就应该是自己的“立法者”。认识能让我们善良、谦卑、宽容及知敬畏。在人为自然立法的世界中,无论我们将人的地位抬高到何种境地,其实,生命真的非常脆弱,远没有人自诩的那般崇高,在万物竞逐的宇宙中,我们的生命和蚂蚁、昆虫、蚊子、猫狗等没有本质上的差别,我们都是暂时承上启下地存在着,我们都只是一粒水滴,都只是那星空中一闪而逝的流星。因此,在诚实做人与诚信生活中,我们要尽量地取悦自己,而不是逢迎他人。身处尘世,我们定要时刻提醒自己:生命存在的价值不在于你活了多久,而在于你是如何活的。你如何活着,比活着更重要。      

三、如何认识你自己?



人的一生就是一个“意识觉醒→思维重构→人格重塑”的认识自我过程。虽然大家来大学求学为了一张文凭,从而能凭借这张文凭找到一个理想的“饭碗”。固然“饭碗”很重要,但是除了这个“碗”,认识你自己才是你们来大学求知最重要的命题,而这也是大学应有的使命。然而,问题是,我们该如何找到并认识自己呢?对此,和大家作如下分享: 其一是多阅读。阅读能捡拾灵魂感悟的碎片。阅读能缝补内心的创伤。阅读能让你一步步接近真实的自己。真正的智慧并不在教室里,而在书本里,一个人的命运应该和书本密切相连。生活并不完美,我们总是在不经意之间要面临各种坎坷与不确定性,但知识就是力量,阅读能给你指点迷津,能让你被温柔地对待,能让我们从他人的故事中获得启迪、共情与教训。人生而孤单,世界原本就是这个样子,但是阅读让我们得到佑护。诚如毛姆所认为: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。为学,并不全然在于将来取得多大的成就,而在于,当你生活窘迫、处境艰难而身陷泥潭之时,给你定力、无畏与坚忍。房子、车子、金银等都很贵,但这并不表明,书本就是廉价,知识的虚幻与无用。虽然物质的匮乏能摧毁一个人做人的尊严,但是精神的荒芜会抽空一个人的全部。来大学为学,我们还是要认真啃几本好书的。美好的人生为爱所唤起,并为知识所引导。寻寻觅觅之中,总有那么一本或几本书,会是你的精神导师。只要认真对待,你总会在书中拾捡起自己失落的灵魂,知道我是谁,并该做谁。 其二是学会独处。虽然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,但是孤独是人之宿命,爱与友情都不可能将它根除。尽管孤独意味着落寞,但也是自己与自己对话的最好时光。外界的杂音,会扰乱人的心绪;过度的喧嚣,会透支人的灵魂。意大利作家伊塔洛·卡尔维诺在《树上的男爵》表达了以下劝告:越合群的人,越容易失去自我。谁都不甘被支配,却又总想支配别人。真正的自由,是既能活在人群中,又能坚守内心的边界。在人群中寻求安全感并非明智。诚诚如尼采所认为:在人群中,我感到比我自己独处还要孤独。独处是力量与强大。浮躁与急功近利,是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。屏蔽力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,只有屏蔽掉外界的喧嚣,学会咬定青山不放松与任尔东西南北风,我们才能在简单的生活中,体会到“诗与远方”,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幸福。学会独处,享受孤独,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记与必经之路。当一个人读懂了孤独,便也洞察了人生。人是通过独处来找到自己并成为自己的。内心丰盈者,独行亦如众。 其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。我们期盼生活完美无缺,但是人生并不完美。每个人都要面对专属自己的人生八苦,即生、老、病、死、爱别离、怨长久、求不得、放不下。为了活得自我与精彩,我们都要告诫自己:人生是用来体验,而不是用来演绎完美。人生如同晨起暮落,有璀璨,亦有暗淡。影子长时,或许正落寞哀伤。影子短时,或许正在奔波。生活很苦很累,为学亦如此,但是生活并不全在于急促的奔赴,太用力、太刻意的人生,是一场灾难。人生,应有松弛感,应享受每一个花开花落与每一个四季轮回。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个人利益,但是类的生活告诉我们,除了“小我”,人还要有“大我”,人应物物而不物于物。人应遵从内心,专注于生活。书读多了,就应该明白:人只有活得真诚,才能勇敢地接纳自己,才得活得真我,活得自由。        

四、要求与祝福     

做人应有人格,因为人格不仅是做人的资格,而更是表明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。大学应有自己的灵魂,这也表明我和其他大学别具一格,我湖南大学的校训是:实事求是,敢为人先。一个大学的学院也应有自己的价值引领,我换妻-换妻俱乐部视频 的院训是:经世笃学,明法致用。说教了这么多,可能不会给大家留下什么印象,但是老师由衷地希望大家都能记住湖南大学的校训和换妻-换妻俱乐部视频 的院训。 人活一世,醒悟的时候少,疑惑的时候多。人,最大的痛苦,就是难以或不能认识你自己。期待大家都能认识自己,活得是自己,并祝大家在湖南大学学习的每一天都健康、开心、快乐。真诚地感谢大家!!

换妻-换妻俱乐部视频 版权所有©2019年
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2号
邮编:410082   电话:0731-888219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