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好!我是换妻-换妻俱乐部视频
2025级法律硕士张伟浩。非常荣幸能够与各位相聚在麓山脚下、湘水之滨。站在这里,许多回忆不由涌上心头:四年前,18岁的我,怀着一腔跨越山海的勇气和对法学的憧憬,第一次以新生身份踏进湖大换妻
。回首本科岁月,我在老师们的引领下,一步步推开法律之门:从知识的积累,到逻辑的锤炼,再到精神的体悟。法学于我,不再只是条文与案例,更成为认识世界、回报社会的尺度。浸润于“经世致用”的湖湘文脉中,我明白了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践。于是在学校与学院的支持下,我走进律所进行实习,在具体案件中运用法律守卫公平正义;此外,我也去往白水洞村,把调研报告写进乡村振兴的提案里;走向更远的世界,我在香港的立法会学习当地的法治特色,在肯尼亚和南非调研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中的法律难题。每一次出发,行李箱里都装着湖大赋予我的“通行证”——那是岳麓书院“惟楚有才,与斯为盛”的文化底气,是“实事求是,敢为人先”的校训滋养,是作为“湖大人”的自信与从容。

今天何其有幸,我又回到湖大换妻
,和诸位法科学子一同开启人生新的征程。在此,我想与大家分享三点思考,既为自勉,亦盼共进。
静心深耕,以法理与典籍中涵养学术底气。法学是一座需要沉潜用功的高峰,真正的研究始于甘守寂寞的坚持。“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,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”,在信息纷扰的时代,尤须回归经典、深耕理论,在条文背后探寻法治文明的脉络与精髓。每一篇文献的精读、每一个概念的厘清、每一次思维的训练,都是在为未来的法律人生打下最坚实的根基。愿我们都能珍惜在湖大的时光,以专注之心做真学问,在学术道路上留下自己笃实的足迹。

知行合一,将理论之力转化为实践之行。正如霍姆斯所言“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”而在于经验。学习法学不能闭门造车,靠苦思冥想,还要了解社会情况与司法实践情况。从模拟法庭到真实庭审,从法律诊所到律所实习,从乡村调解到国际仲裁——每一次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,都是我们理解法律真谛的宝贵契机。我们要学会在具体案件中感受法条的体温,在现实纠纷中体会正义的重量。唯有经过实践的淬炼,纸上的法律才能真正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。

时代担当,以专业所能回应世界所需。“国家是法律的形体,法律是国家的灵魂”。院墙上的这句标语,不仅是对法律与国家共生关系的深刻诠释,更是无数法律人前行的精神坐标。对法律人而言,职业选择不仅是一条职业路径,而是与家国一体、与世界同频的使命与担当。我们既要胸怀国际法律视野,紧跟世界格局与规则变迁,以精准研判维护国家利益;也要锤炼数字法治技能,善用大数据回应新质生产力需求;更要提升多语沟通与跨文化对话能力,用专业表达连接不同法系、不同文明。把准时代脉搏,让个人专业所长与民族复兴同频、与全球治理共振,在法治中国的浩瀚星空中划出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闪耀轨迹。
同学们,真正的法律人成长之路,既在厚重的典籍里,也在鲜活的实践中,更在时代的洪流中。愿我们始终葆有探索真知的渴望、践行正义的勇气和心系家国的情怀,养天地正气,担社会公义,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法律人的辉煌篇章。